• <nav id="qey64"><nav id="qey64"></nav></nav><menu id="qey64"></menu>
  • <menu id="qey64"></menu>
  •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地方
    刻寫在武陵山上的答卷——湖南省吉首市精準脫貧記

      紫氣東來枝上多,香綿喚起百花和。豐姿才作傾城顧,一縷輕煙浣綠波。


      春天的武陵山,紫氣東來,百花盛開。4月24日,一則喜訊傳開了——當天召開的全省扶貧工作暨作風建設年動員大會宣布,吉首市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個縣市中,率先脫貧摘帽。


      吉首市是一個湖南省級重點扶貧縣,總人口33.6萬,以苗族和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的77.68 %。2014年吉首全市的150個村(社區)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329戶、43153人,貧困發生率達25.7%。


      久久為功,經過4年的精準扶貧,至2017年底,吉首市累計脫貧10818戶、4262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目標,榮獲“2017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市區”稱號。


      群眾是閱卷人,黨和政府是答卷人。吉首的閱卷人,對答卷的評分是98.5%——農村群眾的滿意度。那么,這份高分答卷,是怎么完成的呢?


      爬山、涉水,翻山、越嶺,記者穿行在吉首的村村寨寨,探尋這份刻寫在大山中的答卷。


    技術人員到村里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圖為開展稻花養魚培訓1_副本.jpg

    技術人員到村里開展稻花養魚培訓


    一線工作法:從百姓手中找到精準發力的“鑰匙”


      2015年12月中旬的一個周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吉首市委書記劉珍瑜,沒帶任何工作人員,驅車來到石家沖街道的栗溪村,了解建檔立卡戶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情況。在前一天的市委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上,不少同志對栗溪村有畏難情緒,認為工作量太大、矛盾和問題太多。于是,劉珍瑜決定進行暗訪。


      普通村民并不知道他是市委書記。一個被從建檔立卡戶名單中移出的村民在村部的公示欄前,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被剔出名單可以,但村里一個老村干卻進了名單,不公平。其他幾個村民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只要村里公平民主地重新認定,并張榜公布,群眾是認賬的。


      劉書記心里有了譜,迅速形成決策——一線工作法,這就是破解難題的“鑰匙”。經精準識別“回頭看”重新認定,全市農村戶籍45487戶、167751人,建檔立卡戶11329戶、43153人。


      精準認定“回頭看”,為精準發力奠定了基礎。


      在農村危房改造中又遇到了難題,2183戶貧困群眾的危房需要改造。有的提出按戶核定補助資金。


      “老百姓的事,先聽聽老百姓的想法”。2017年3月,劉書記數次帶著扶貧辦、住建局等部門負責人來到馬頸坳鎮的著落村等實地走訪。村民和村干部的真實想法都道了出來:各家各戶具體情況不同,建筑公司施工不現實;不能完全按戶補助,否則按人均13平方米建設,人口多的戶資金不夠用,人口少的戶還可從中賺錢……同年4月,調研后實施差異化補助決策的共識迅速在市委市政府形成:新建戶1-2人戶補助3萬,3-4人戶補助4萬元,5人戶補助6萬元,6人戶補助7萬元,7人及以上戶補助8萬元。


      好的決策,不僅深得人心,而且極大調動了村民們的積極性。4個月后,2183戶危房改造基本完成?!爸灰哌M百姓中,再難的事情都有辦法解決?!眲⒄滂じ锌f端。


      精準扶貧是群策群力之功,最忌責任不實,工作浮在表面。


      吉首市用創新方式將扶貧責任劃分為五級——市級領導的領導責任、市直部門的職能和后盾責任、鄉鎮街道的主體責任、村支兩委的直接責任、駐村扶貧工作組和全市所有干部的幫扶責任。


      “就如同打仗一樣,要構建作戰指揮體系、作戰執行體系和作戰目標體系?!奔资形睍涥悤札埧烊丝煺Z。


      考核、督查、問責是壓實五級責任的必要手段。


      吉首市的5個督查組分別進駐11個鄉鎮,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2017年,221人被通報,125人被約談,30人被誡勉談話,黨內嚴重警告1人、黨內警告2人、警告處分3人。同時,強化駐村宿村紀律,創新使用釘釘App系統進行駐村打卡簽到,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鐵的紀律,是顯著效果的保證。


    十項工程:讓“兩不愁、三保障、五個一批”落到實處


      翠綠群山環抱的己略鄉坐落在清澈的己略河邊,41棟新房高低錯落,成為鄉村新風景。


      聯林村支書石德好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2017年6月一個大雨的晚上,吉首市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大隊工作的石國新,在離開聯林村五組的路上,給劉珍瑜發了一條短信:聯林村五組是省定地質災害點,41戶人家,17戶建檔立卡戶,一遇大雨……


      第二天早上8時29分,劉珍瑜就出現在大雨中的聯林村五組。正在此值班的己略鄉黨委書記向遠軍簡要地向他匯報了情況:41戶140人,其中17戶為建檔立卡戶,2011年地質滑坡開始出現,被省國土局定為嚴重地質災害點,但因資金問題,搬遷事宜一直未果。


      會議決策當即形成——整合資金,堅決而迅速地異地搬遷。


      “‘兩不愁、三保障’是精準扶貧要達到的目標,而‘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則是達到目標的方式與方法。州里創新式地將精準扶貧量化為‘十項工程’,便于操作、管理與推進?!奔资惺虚L李詩興道。


      發展生產、鄉村旅游、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發展、醫療救助幫扶、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保障——隨著這“十項工程”的有序推進,成效日益顯現。


      湘西黃金茶產業,成為吉首百姓致富的首選。


      河溪社區種茶大戶張曉梅擁有2038畝茶園,成立了合作社,帶動附近7個村的1700名貧困群眾發展茶產業。群眾通過資金入股、土地入股形式獲得分紅。在茶園務工也有穩定收入,張曉梅每年付給貧困群眾的資金就達百萬元之巨。


      吉首市現有可采摘的黃金茶6.37萬畝,預計2018年干茶年產量可達1050噸,產值可突破5億元,帶動5萬余人增收致富。


      產業扶貧是重中之重。吉首市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推進產業覆蓋,建成萬畝精品園2個、千畝精品園6個、百畝示范園84個,組建了36個跨村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者41383人。


      安土重遷,是百姓的習慣。所以異地搬遷扶貧,工作的難度極大,但只要做好了,純樸的百姓總是以感恩戴德之心,給予高度贊揚。


      在丹青鎮大坪村的集中安置點,80歲的苗族老漢張昌武和他的土家族老伴向興翠,見到記者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夸獎政策好、政府好。


      在河溪鎮旁邊的集中安置區,5棟六層樓的安置房讓人為之振奮。住在5棟4樓的50歲的楊四妹是從該鎮楠木村搬遷過來的,她滿心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從村里走20多里路來河溪街上趕場,趕了幾十年,做夢都沒想到今天自己成了街上人。我們土家人都不曉得怎么感謝黨和政府!”


      按照群眾自愿、鄉村審核、市審批的程序,吉首市建成6個高標準的集中安置區,完成1942戶、7751人的易地扶貧搬遷。


    扶貧參與者與建檔立卡者共寫精準脫貧新篇


      從吉首市區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才能來到最為偏辟的馬頸坳鎮紫新村。陡峭的高山一座連著一座,從山頂到山腳都是碧綠的,兩座山之間偶爾可以看見一些田和土。山坡上便是苗族村落。


      聲聲苗歌從高山上的湘西黃金茶園里飄來。


      站在村部前的坪場上,苗族村民張清齊指著前頭的一間房子告訴記者:“那就是村里第一支書、吉首市婦聯干部劉園園原來的宿舍。我們這里夏天蚊子多,她一間房一晚上就要點三盤蚊香?!?/span>


      “我并不覺得自己的工作苦,與村民們有感情后,一切都算不了什么?!眲@園樸實的話語里,彰顯的是扶貧者的勇于擔當。


      精準扶貧,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工作。


      140個駐村扶貧工作組,353名扶貧隊員,進駐140個村;9074名幫扶干部,結對幫扶11289戶貧困戶。


      扶貧幫扶,實現了“五個全覆蓋”:“向貧困村和非貧困村派駐工作組、選派第一支書、市直各單位包村、市級領導掛鄉聯村、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全覆蓋。


      2014年春,湘西民族廣播電視大學的女教師龍曉穎被選為太平鎮排杉村的第一支書,挑起扶貧第一責任人的擔子。


      柔弱的她,進村開的第一場會,就被村民問得啞口無言。倔強的她,從此吃在村里、住在村里,讓自己先當村民。


      流汗,更流淚。流淚時,總是她一個人——她讓村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知累和苦的扶貧人。


      3年時間,龍曉穎不僅改善了村里的硬件設施,還創新地在村里承辦了吉首市第一屆電商精準扶貧會,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方式對“金紅土”椪柑品牌進行宣傳和推介。她還注重引導村民們不斷轉變椪柑的種植、培管、銷售的理念。2016年,全村椪柑價格從2015年的4毛錢一斤,上升到1.1元一斤,最高價格達2元一斤。當年底,實現了排杉村退出貧困村行列, 122戶412人脫貧。


      吉首市法院女干部丁懿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2015至2016年,她被派往河溪鎮漁溪村擔任第一支書。她在村里的作為讓許多男工作隊員佩服,她也因此當選為吉首市第一屆“獅子型干部”。漁溪村2016年底脫貧摘帽,丁懿又被派往矮寨鎮坪朗村擔任第一支書。讓村民們難忘的是,2017年12月她被調回了益陽。2018年1月,省里的考評組進村考評時,她又從益陽請假,回到坪朗村組織和迎接檢查。


      “有這樣的好干部,我們不脫貧都不可能?!奔资形N?、常務副市長周擁軍感慨道。



    0
    出版號:CN11—4606/C 京ICP備15020131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63號   監督舉報電話:010-58130834? 舉報郵箱:zgmzxmt@163.com
    酒店激情双飞无套啪啪
  • <nav id="qey64"><nav id="qey64"></nav></nav><menu id="qey64"></menu>
  • <menu id="qey64"></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