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謀篇布局,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會議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
全面領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精髓
加快城市民族工作思路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優化調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系統闡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這是繼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納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后,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的系統深入的闡述和科學精準的部署。
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堅持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的民族工作重要原則,以共同性為主導方向、前提和根本,實現共同性和差異性辯證統一。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生命線,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族群眾共同責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味著民族工作的對象要從以少數民族群眾為主向各族群眾、全體公民轉變,工作內容要從依法維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向最大限度團結依靠各族群眾,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轉變。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是重要的意識形態工作,就是要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引領,增強各族群眾、每個公民共擔中華民族責任、共建中華民族家庭、共創中華民族輝煌、共享中華民族榮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從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格局的調整優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要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要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要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堅決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這是系統性、全局性、長期性的戰略任務,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參與,需要在大局下謀劃,在總體下推進。
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使城市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平臺
上海歷來就是“五方雜處”、多元交融之地。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上海的發展,是根植于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豐厚土壤的發展,是得益于各民族團結融合、多元一體的發展,是全市各族群眾共同奮斗、共展宏圖的發展。當前,上海正處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比任何時期都需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推動形成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守望相助、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團結凝聚全市各族群眾,為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跡助力。
發揮好宣傳教育思想武裝作用,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立足大都市實際,挖掘和利用上海豐富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大眾化、人文化、實體化”的宣傳教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進校園,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社區、進園區,建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和實踐平臺,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強各族群眾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治意識,堅定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發揮好依法治理保障基石作用,確保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有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各族群眾自覺按法律辦事,民族團結才有保障,民族關系才會牢固。民族領域的依法治理,就是要一視同仁。我們一直堅持“情、理、法”相結合的管理思路,堅持“是什么問題就按什么問題處理”的原則,確保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族群眾自覺依法辦事,維護民族領域和諧穩定。
發揮好對口支援協同發展作用,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上海堅持“四個放在”(即將上海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謀劃),貫徹融合發展、互利共贏理念,發揮資金、資源、人才、區位優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對口幫扶地區鄉村振興,加強民族地區精準智力支援,持續推動民族地區民生改善,保障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穩中有進,對口幫扶效益不斷提升,產業協作、勞務協作、消費協作有效實施,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對口幫扶和地區協作各項工作中,使之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載體,共同富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完善“兩點一面、三級聯動”的基層民族工作治理體系
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
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基層基礎是否有效夯實。近年來,上海著力強化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探索建立了“兩點一面、三級聯動”(以街鎮和學校為重點,以社區為基本面,市、區、街鎮聯動)的基層民族工作治理體系。特別是在這次抗擊疫情打贏大上海保衛戰中,市、區聯手,營造了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良好氛圍。各級民族聯組織發揮做群眾工作的優勢,以倡議書、微信群等多元化方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團結凝聚社區、高校、企業各族群眾,構筑起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民族領域“兩點一面、三級聯動”基層治理優勢得以彰顯。下一步,上海將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戰略部署,結合城市建設實踐,進一步推動民族工作走深走實。
在思想認識上再深入。從黨和國家治理全局的戰略高度認識民族問題、看待民族工作,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基層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強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教育,著力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在工作體系上再完善。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格局下,將民族工作切實納入城市治理體系,強化黨建引領,牢牢抓住街鎮和學校這兩個重點領域,大力構筑互嵌式社區工作面,積極推動市、區、街鎮、村居聯動,調動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民族工作。
在工作力量上再加強。做實“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切實發揮基層群眾工作優勢,夯實基層基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揚好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講述好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故事,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團結引領全市各族人民為城市建設增磚添瓦,為國家發展出力加油,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文: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玨
來源:《中國民族》2022年第5期
責編:張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